综合新闻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珞珈营销科学学术论坛】第79期:上海财经大学孙琦教授来院讲学
时间:2021-10-22  阅读:

2021年10月14日上午,珞珈营销科学学术论坛第79期在学院B247举行。来自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的孙琦教授给师生们带来了“Quantifying the Impacts of Release Gaps of Imported Movies in International Markets: Evidence from China’s Movie Market”的主题报告。上海财经大学高维和、吴芳、田鼎、龚晗,我集团汪涛、黄敏学、张广玲、黄静、寿志钢、崔楠、徐岚、曾伏娥、李晓、朱华伟、赵晶、赵孟丽、唐漾一等多位老师与10余位博士生硕士生参会。

孙琦首先提到,电影行业是一个受到严格规制的市场,同时受到“显性”贸易壁垒与“隐性”贸易壁垒的保护。而电影在本土市场和国外市场非同步放映的时间差现象,就是一种“隐性”的贸易壁垒,一般可以起到抑制进口电影市场份额,保护国产电影市场份额的作用。但如果从国家电影行业总体来看,这种时间差到底是促进了还是抑制了电影市场呢?与限制进口电影贸易配额这种显性贸易壁垒相比,时间差效应相当于限制多大程度的进口贸易配额呢?有没有比时间差这种隐性管制更好的监管措施呢?

为了回答以上问题,孙琦从中国电影2011-2015年的票房数据出发,首先将其分解出延迟效应、电影质量、季节效应,再从电影质量中分解出延迟效应和口碑效应。其次利用延迟效应、季节效应、口碑效应这三个效应做了两个反事实分析。反事实分析一是如果没有延迟放映的话市场会怎么样?以此来衡量时间差效应。反事实分析二是假如允许无延迟放映,砍掉多少比例的进口电影配额可以达到与时间差效应相同的结果呢?以此来直观比较时间差这种隐性壁垒的效应与进口电影配额这种显性壁垒的效应。

反事实分析结果表明:延迟放映对国产电影的影响为正,对进口电影的影响为负,但国家整体电影票房与没有延迟放映相比,存在减少的现象。也就是说,时间差效应确实起到了保护国产电影的作用,但却影响了整体的消费者福利。在不延迟放映时,大约砍掉1/3的进口电影配额,能起到与时间差效应相同的结果。与此同时,国产电影票房增加,进口电影票房增加,总票房也增加了,即存在一个市场扩张效应。也就是说,即使从保护本土电影的角度出发,消除一些隐性贸易壁垒,替换成更严格的显性壁垒对电影行业更优。

孙琦的研究实现了公共政策层与市场营销的交叉,内容新颖有深度,实践意义强,能够为政策制定提供一些参考。最后,孙琦与在座师生进行互动、探讨,对所提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

孙琦简介: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系教授,系主任。《营销科学学报》编委,中国高校市场学研究会理事。研究方向为企业营销战略与消费者决策的量化模型。在包括Management Science、Journal of Marketing、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南开管理评论》、《管理工程学报》等在内的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等科研项目。

(供稿:段焕姣;审稿:崔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