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5日上午,珞珈经管高端论坛第46期举行。本次论坛因疫情原因,临时由线下转为线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财务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祝继高教授为我集团师生带来题为“Independent Directorsand Active Boards: Evidence from Board Minutes(独立董事与积极的董事会:来自董事会纪要的证据)”的讲座。
祝继高以目前董事会决策的相关文献为切入点,发现已有研究更多的是基于公开可得的董事会决议公告数据进行的,对董事会内部决策的具体流程和机制缺乏深入和细致的分析。而董事会纪要的相关文献,由于数据的不公开性,已有研究只有针对非上市公司的描述性统计,缺少相关的实证研究。因此,祝继高和其研究团队花费几年的心血,手工搜集和整理了39家上市公司2013-2016年间约9000份董事会纪要的数据,从董事层面、董事会议案层面、公司层面共三个层面对董事会运作机制和经济后果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第一,董事层面,主要研究董事在董事会中是如何进行决策的,独立董事投票与其他非独立董事是否存在区别。其实证结果发现,1)相对其他董事,独立董事和控股股东提名的董事发表了较多的反对意见,但是,在监督类型的议案中独立董事提的反对意见更多,而控股股东提的反对意见更少。2)相对公开的议案,独立董事和控股股东提名的董事在不公开的议案中发表了更多的反对意见,同样的,在监督类型的议案中独立董事提的反对意见更多,而控股股东提的反对意见更少。这些结果与独立董事的风险防范动机理论是一致的。
第二,董事会议案层面,主要检验了积极董事会的假设,即积极的董事会对董事会议案的影响。研究发现,1)积极的董事会其董事会议案纪要的页数更多。2)积极的董事会在进行决策讨论时,进行的轮数更少、决策通过的速度更快。3)积极的董事会使决策更容易通过、与CEO的意见更加一致。这说明,积极的董事会在进行决策时,信息的交流和讨论更加充分、决策的效率更高、与管理层的意见更加一致。
第三,公司层面,主要对积极董事会产生的经济后果进行了检验。通过对39家公司ROA的检验发现,即使控制了独立董事的比例,积极的董事会对公司业绩的改善依然具有正面的作用。
随后,祝继高为青年教师和博士生进行论文选题的讨论和分享。他在北京大学攻读博士期间便开始了董事会的相关研究,最开始搜索了独立董事投票的相关数据,展开了有关独立董事的系列研究。后来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除了独立董事,其他非控股股东董事在公开议案中投反对票也很积极,因此便有了研究非控股股东董事的形成、监督动机及其经济后果的想法,从而有了“谁是更积极的监督者:非控股股东董事还是独立董事?”“董事会中的不同声音:非控股股东董事的监督动机与监督效果”等研究。祝继高谈到,虽然董事会研究是一个较老的话题,但是在一个小的话题里面坚持较长时间是很有收获的,一方面可以更加深入了解相关的文献,另一方面可以驱使自己进行更多的实务观察,从而将文献与实务更好地结合,在老话题中产生新的想法,将研究做新做细致。
祝继高简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财务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会计与资本市场,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荣获北京高校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等多项省部级教学和科研成果奖励。入选财政部高端会计人才(学术类)和第三届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
(撰稿人:周颖;审稿人:潘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