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上午,由太阳成集团tyc714cc会计系主办的珞珈经管高端论坛第57期举行。论坛邀请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寇宗来教授做了题为“技术断供如何影响自主创新激励?”的学术报告。论坛由会计系林晚发老师主持,学院多位老师和学生参加了此次论坛。
首先,寇宗来教授介绍了芯片断供的现实背景,并提出文章的两个研究问题:技术断供是否必然会激励国产企业的自主创新?以政府采购以及人才培养等表现形式的扶持政策在其中扮演何种作用?自主创新激励有两个阻碍:一方面,由于货币外部性的存在,本地制造商技术进步并不能赢得下游市场获利,只能表现为对外国制造商的租金压缩,让下游零售商获利;另一方面,外国制造商有激励策略性地多雇佣人才使得本地制造商没法技术追赶(人才圈定)。
其次,寇教授介绍了芯片断供后台积电与中芯国际的变化。自2020年9月15日台积电正式对华为实施芯片断供后,台积电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得到大幅提升,并且在2020、2021年分别招聘了8000、9000名员工。中芯国际的自主创新进程也大大加快,但其研发人员数量仅为1758名(2021年),与台积电积极扩充人才行为形成鲜明对比。出现“人才圈定”的原因在于:尽管台积电在技术断供后收益在短期获得显著增长,但可以预期若中芯国际保持对台积电的技术追赶,台积电的最终利润会下降,因此台积电在技术断供后实施人才圈定的动机大大加强。
接着,寇教授讲解了美国对华芯片的遏制政策,并介绍了文章的基准模型(博弈时序)。美国政府将中芯国际列入“实体清单”,禁止其他国家向中芯国际出售用于制造10nm制程以下的EUV光刻机,限制了中芯国际可以达到的技术上限,降低了政府对中芯国际扶持的有效性,进而减弱其对中芯国际的扶持激励。另外,拜登新提出的“芯片法案”禁止美籍人才在华芯片公司任职,进一步加大了“人才圈定”的强度。
最后,寇教授展示了文章的结论与政策启示,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研究发现,本地制造商自主创新存在货币外部性和外国制造商人才圈定两方面的障碍,技术断供缓解了自主创新的货币外部性,但也同时增强了国外制造商实施人才圈定的激励和能力。因此政府采购等方式对中芯国际进行政策支持是必要的,而且要维持相当的力度。启示有三:(1)要从多方面评估创新政策的实际效果,尤其需要考虑创新所产生的货币外部性;(2)要以动态的观点评估创新补贴的政策效果,补贴政策不能“浅尝辄止”,要考虑与国外企业的技术差距;(3)要重视政府采购的创新激励功能。
寇教授带来的报告聚焦学术前沿、视角新颖、逻辑清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会师生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纷纷与寇教授展开互动,并展开了热烈讨论。在思想的交流碰撞下,师生们均深受启发,收获颇丰。至此,本期论坛圆满结束。
寇宗来教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副院长;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学、创新与知识产权、公司金融以及数字经济方面的研究,入选国家人才项目、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担任《中国微观经济学》教材主编、Economic Modelling副主编、《世界经济文汇》编辑,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副会长;主持过国家自科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重大等多项科研项目;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金融研究》、《经济学季刊》、《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等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通讯员:李真;审核:林晚发、彭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