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之声 首页 - 学术之声 - 正文
简新华: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时间:2012-05-21  阅读:

“均贫富、等贵贱”是封建时代农民起义反对封建等级特权和地主阶级残酷剥削的口号,在近现代是空想社会主义的追求,也是中国长期存在的平均主义倾向的思想根源。
从历史上看,“均贫富”的具体做法就是“劫富济贫”,甚至“杀富济贫”,用暴力无偿剥夺富人的财产,平均分配给穷人,使财富占有均等。无论从产生的后果还是从历史来看,“均贫富”的确使富人变成了穷人,甚至消灭了富人的肉体,但是穷人并没有因此变成富人,因为富人总是少数,穷人总是绝大多数,把富人的财产全部没收,平均分配给所有穷人,没有一个穷人能富起来,穷人还是穷人,只不过生活状况稍微好一点,而且“均贫富”的过程往往造成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的确,把封建地主、官僚的土地财产没收分配给农民,在一定时期内能够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但从较长时期来看,绝大多数农民并不能因此而成为富人。历史一次又一次反复证明,“均贫富”决不是穷人的致富之路。
孙中山先生“节制资本”的主张在今天不乏现实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尽可能发挥私有制经济和资本的积极作用,但是,不可讳言,私有制经济和资本也存在消极影响,所以也应该“节制资本”,扬长避短、兴利除弊。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资本和政府在国民收入中占的比重过高、劳动占的比重太低,导致内需不足、扩大不易,严重挫伤劳动者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使得经济增长动力减弱,发展成果不能共享,社会稳定难以维持,维稳开支大幅度增长。
“节制资本”,最重要、最突出的是要采取有效措施,合理提高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降低资本和政府(政府手中也掌握大量资本)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的利润应该拿出相当部分用于解决民生问题,国家的财政收入也应该大部分用于民生,特别是加薪、减税、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改革发展的成果由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有效扩大内需、增强经济增长的动力、缓解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
(作者单位:太阳成集团tyc714cc,原文刊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913日第010版)